在公元前219年的泰山,秦始皇嬴政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封禅大典,邀请了文武百官及儒生博士共70人。但在典礼中,突然乌云密布,雷声滚滚,让人不寒而栗。大臣们纷纷上前劝告始皇帝避雨,然而嬴政却目光坚定,立于风雨之中,似乎对天公的怒火无所畏惧。此时,一个名叫儒生的官员在众人中冒出,愤愤不平地质疑始皇帝的决策,声称这是上天对他统治的惩罚,鼓励皇帝悔过自新。尽管李斯想要插手此事,但他心中却对这个愚蠢的言论感到好笑。
天色愈发阴沉,雷声如同宣判,一种无法言喻的紧张感笼罩在典礼的每一个人心中。始皇帝冷冷地回应,既然被指责,那他就要目睹上天会如何惩罚他。随之而来的是滔天的雷光,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气息,众人的心跳如鼓。
这时,一片奇异的光芒划破天际,显现出一个识别不出的画面,众人屏息凝视,只见画面中人影涌动,嘈杂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。不久,这些人又如同被抹去般消失,只剩下了一片空穴和一些土坑。而随着这些幻影的消散,狂风骤然停歇,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。
始皇帝的目光锁定在天幕上,面露深思。就在此时,一个清丽的女声透过时空传来,“各位老祖宗,大家好,我是你们的导游——林书。”接着,各个时代的历史人物,如汉朝的刘邦、唐朝的李世民,甚至明朝的朱元璋等,都同时在这个奇异的瞬间聚集在大屏幕前,惊愕地望着眼前的天幕。
李世民对此感到困惑,询问身边的房玄龄关于这个天幕的含义,而刘邦则对后世的情况表现出好奇,期待着能够得到长生不老的秘密。与此同时,朱元璋则与太子朱标探讨天幕的意义,试图厘清其与国家大事的关系。
而在泰山之上的始皇帝,也逐渐明白这代表着什么。身为大秦的皇者,他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将被后人所评说,而这一幕将成为永恒的讽刺。随着天幕再次传出声音,宣布将会参观他的帝陵兵马俑,始皇帝怒火中烧,脸色变得愈发阴沉。
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?后世的声音是否真的会像儒生所言一样成为对始皇帝的控诉?而秦始皇面对这一切,又会如何反应?当历史的审判之声响起,围绕着始皇帝和他的后宫、李斯和儒生们,权力的游戏即将迎来哪个高潮?这一切都引人入胜,令人迫不及待想要揭开下一个谜底。在古老的封禅大典上,预示着未来的大幕已经悄然开启。